活动预告 | “遇见非遗”(第七期):琴芳梅兰——古琴·京剧跨界融合社教活动

2023-07-13“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

null

古琴艺术,以古琴独奏或与其他乐器、人声合奏(歌)的方式表达情感的艺术方式。2003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转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一种融合了唱、念、做、打的表演艺术。2010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说起京剧,相信很多人会想到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梅先生有着精湛的表演技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在抗战时期,他罢歌歇舞,蓄须明志,展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在全国各地甚至远赴他国进行表演,为我国的戏剧事业发展和国内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7月15日下午,我馆联合梅兰芳纪念馆推出“遇见非遗”:琴芳梅兰——古琴·京剧跨界融合社教活动,邀请观众以我馆的传统戏台为背景,聆听一场京剧“梅派”艺术与古琴的对话。

本次活动将选取《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洛神》三出京剧剧目的经典唱腔及曲牌,融合余韵悠远的古琴演奏与原汁原味的梅派唱腔,以笛、箫等雅乐相辅,由古琴名家杨青先生领衔并携手京剧名家、梅派传人胡文阁、刘维,用古琴演绎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经典唱段。


《琴芳梅兰》选段

来源:梅兰芳纪念馆

null

活动时间

7.15(周六)14:30


活动地点

馆一层多功能厅


展示项目

古琴艺术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京剧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面向人群

传统音乐、传统戏剧类非遗爱好者、高校师生群体和相关领域学者


预约方式

null

预约活动请扫描二维码

未经授权,本场活动禁止携带除手机外的任何摄录设备

成人及6岁(含)以上儿童均需购票,80元/人

(6岁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兑票时段>

活动当日13:30-14:40

地点:中央大厅北侧服务台

(进馆入口右侧)


<检票时段>

活动当日14:00-14:40

地点:一层多功能厅入口


*温馨提示:周末及节假日期间正值客流高峰,我馆周边通行压力较大,请做好出行规划,预留入馆时间。讲座以现场实际为准。


特邀嘉宾

null

杨  青

古琴艺术家、乐教践行者,开始了琴歌与少儿古琴教学社会规模化的实践,在中国乐教的倡导践行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顾问、北京乐器学会副会长。

null

胡文阁

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梅兰芳京剧团首席,国家一级演员,梅派第三代男旦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师承梅葆玖、姜凤山、王志怡、李玉芙等名家,主演梅派名剧《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等,参与并领衔了国内及海外30多场重要演出,《贵妃醉酒》戏装像作为唯一人物肖像主图入选人民日报社《砥砺奋进》明信片珍藏册“文化自信”页。


主讲人

null

张依冉

龙人古琴研究院讲师。爱心模范艺人,青年歌手,古琴高级教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音协古琴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乐器学会琴歌与少儿美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际中国音乐家联合会国际古琴学会常务理事。多次参与国内各地音乐厅演出《琴梦红楼》《琴赏牡丹》等弦歌艺术音乐会并随团出访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艺术家

null

刘  维

中国戏曲学院青年教师,优秀青年京剧演员,文学硕士,梅派青衣。201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京剧表演专业,2013年硕士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剧戏曲学专业。先后师从于梅葆玖、孟宪荣、王志怡、沈世华、李炳淑、马小曼、张晶等名家。

null

丁若琦

北京市京昆艺术团驻团作曲,硕士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昆曲作曲专业,师从作曲家、演奏家王大元、作曲家谢振强、作曲家朱维英等,参与创作音乐作品《田人快递》、《反求诸己》等。

null

关永琪

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与音乐学双专业本科在读。师从著名音乐教育家杨青先生、著名古琴演奏家赵晓霞副教授。曾获2019年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古琴专业组第一名。


推介嘉宾

总策划

null

刘  祯

梅兰芳纪念馆馆长,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重大课题《昆曲艺术大典》副总主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重点课题《昆曲口述史》。现担任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及相关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2009年6月被原文化部授予“昆曲优秀理论研究人员”荣誉。


导  演

null

梅  玮

梅兰芳曾孙,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获得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表演理论研究专业硕士学位。北京梅兰芳艺术基金会理事,北京戏曲评论学会理事,梅兰芳纪念馆馆员。自幼受家庭影响,酷爱中国戏曲。9岁开始业余学习京剧旦角表演。自2008年起投入对梅兰芳及中国戏曲相关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当中。


图文版权所有,请勿盗用,违者必究


预约须知

1.我馆未授权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代理票务业务,为确保您顺利入馆参观,避免损失,请务必通过官方公众号“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预约。

2.成功完成“活动预约”,将同时生成门票二维码和活动二维码,无须再预约门票,安检后,打开门票二维码或持本人身份证原件通过闸机入馆。

3.观众凭活动二维码(如下图)或持本人身份证原件,于兑票时段在我馆兑票地点(大厅北侧服务台)兑换纸质票,凭纸质票在多功能厅入口处依次检票入场。

null

4.本场活动一人一票。成人及6岁(含)以上儿童均需购票(6岁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5.关于退票:活动票一经检票,不予退票。如无法按时参与,可于活动开始前通过我馆公众号平台操作退票,逾期不予退票。


活动须知

参与本次活动,即代表同意以下活动须知。如有违反,经劝导无效后,我馆工作人员将请其离场:

1.本次活动采取实名制。所有参与本次活动的观众,均需实名预约进馆,入馆请配合做好体温测量(如有发热等身体不适症状人员谢绝入馆),并按照预约时段进入我馆东南门,由坡道上行经东门安检入馆。

2. 参与活动请文明着装;衣冠不整者,请勿入场。

3. 请勿在馆内进食。

4. 活动全程,请:

(1)全程佩戴口罩;

(2)保持会场安静,请勿交谈、勿接打手机并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

(3)保持会场干净,请勿乱扔、丢杂物。

5. 本次活动无需提前选座,按检票顺序入座,请按时入场参加。

6. 进入多功能厅后请勿随意移动座椅。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遗由各民族世代相传,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们走过悠久的历史,并在今天与现代生活连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倾情打造“遇见非遗”展示体验活动,将围绕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等,通过情景式、体验式等方式,定期邀请相关领域非遗传承人或群体进行活态展示,展示非遗传承至今的经久魅力,揭示其所蕴含的中华文明基因,让人民群众近距离走进非遗、感受非遗、体验非遗、爱上非遗,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编辑:李博宇

一审:徐博

二审:李崟

终审:王瑛、李晓冬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