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 | 多彩非遗织染绣暑期研学活动圆满结束

2023-08-11“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

2023年7月29日,为期5天的多彩非遗织染绣暑期研学活动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落下帷幕。本次活动以“二十四节气”为设计出发点,融合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传统织染绣非遗技艺和当代设计方法,让青少年们在玩、画、染、做中深刻体悟非遗技艺的奥秘,并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独立设计、展示原创作品,青少年们在活动中,不仅提升了创新思维能力,还培育了审美意识,深刻感受了文化传承力量。

开营仪式上,馆社会服务部主任李妍致欢迎辞,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特色及意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分享了非遗传承心得。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杨洁、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沈华菊,向青少年们详细说明了本次活动的设计主题和教学目标。仪式结束后,激动的研学之旅正式开启!


走进二十四节气,绘制服装设计效果图

青少年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理论学习和互动游戏认识“二十四节气”,感受其蕴含的大自然馈赠,品味时令节气下的民俗生活,为后面的创意设计积累灵感,并通过学习设计思维、设计图稿表现方式和人体比例关系,完成服装效果图绘制。


学习、体验传统扎染与多色植物染

青少年们在授课教师的带领下,了解传统扎染和多色植物染发展历程,并通过捆扎、折叠、线缝等方式,亲手体验染色技艺,感受一条条丝巾、一件件衣服上呈现出来的纹理变化。


组合设计搭配

通过服装面料创意表现和剪裁变化的学习,青少年们运用面料改造、二次组合、拼贴等方式,将多种材质巧妙组合,创造出一件件独特且充满想象力的衣服雏形。


走进大自然,沉浸式掌握植物拓染技艺

青少年们来到位于京郊的农场染坊,在传统手工艺人的带领下认识各种时令植物,通过设计、排版,敲打,将亲手采摘的新鲜树叶、花草形态拓印在自己的作品中,以自然的形貌和色彩构成了服装的艺术语言。


作品展示

青少年们将5天的学习领悟汇聚在最后的作品中,向观众们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随后,他们化身为时尚小达人,穿着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衣服,迈着青春活力的步伐闪亮登场,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非遗与时尚相结合的时装秀,引来现场观众的驻足与连连称赞。

活动结束后,学员和家长反响热烈,纷纷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认可,这不仅是一段充实的暑假经历,也将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美好回忆与精神财富。

非遗蕴藏着民族的文化基因,延续着民族的生命记忆,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传统织染绣是传统文化形象生动地体现。多彩非遗织染绣暑期研学活动将传统植物染色与当代设计方法相融合,为青少年们搭建了一个自我创作、展示的平台。相信通过本次活动,他们将继续点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成为一名优秀的“非遗传承小使者”。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作为收藏、展示我国工艺美术珍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高殿堂,肩负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国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任,将在今后推出更多类型、主题的社教活动,满足不同群体对优秀文化内容的需求。

编辑:陈静思

一审:徐博

二审:李崟

终审:王瑛、李晓冬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