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教 | 2024年寒假“小小讲解员”活动回顾
2024-03-05“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
“大家好,我是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小小讲解员,现在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文脉华滋——中国工艺美术基本陈列展’吧!”
2024年寒假,一阵阵稚嫩的童声在馆内响起。143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员们,通过4天的“小小讲解员”培训课程,全面提升了社会交往、自主学习、语言表达、文字组织、待人接物五大能力,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讲解展示。我馆特做一期寒假“小小讲解员”成长记,让我们共同回顾这个丰富多彩的寒假吧!
2024年“小小讲解员”回顾视频
· 开营启程 ·
开班仪式上,满怀期待的小学员们与家长早早落座,在辅导员老师的介绍下了解课程内容与教辅团队。为使学员们在“品、听、唱、触”的趣味互动中增强对展品讲解内容的深度理解,今年的“中华文化素养提升课”延续了以往沉浸式的授课模式,并增设古法制玉、蓝印花布与陕北民歌课程。开班仪式后,大家统一着装,拿起学员手册,踏上了本次学习之旅!
· 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提升课 ·
品,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
在“文脉华滋”展厅中,老师从造型、手法、纹样、器型等多维度讲解展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学员们认真聆听,积极回答问题,并一丝不苟的记录着自己所学的新知识,体会技艺的薪火相传与推陈出新。
触,古法制玉的华美之韵
学员们通过选样、雕琢、打磨、描金等环节,以“他山之石”亲手攻玉,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过程中,体验古人制玉的匠人精神与文化魅力。
听,古琴中的文人雅趣
跟随老师的指引,学员们学习了古琴发展的历史演变、形制特征与演奏技法,在勾抹挑剔的指法之间,习斫琴之道,品太古之音,感受古人以器载道的畅然心境。
品,釉色交织的陶瓷之境
学员们在老师的讲解下厘清了陶与瓷的区别所在,认识了釉上彩与釉下彩的微妙差异,并结合泥条盘筑成型技艺,塑造出了一件件独一无二的陶艺作品,在触摸中感受陶瓷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中国人对美的追求与塑造。
触,千年敦煌壁画的临摹技艺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员们不仅学习到古代壁画地仗层的制作方法、临摹技法、修复手法和风格分类。还从认识材料到调制颜料,从临摹拓印到绘画用笔,亲身体验了敦煌壁画的临摹技艺,感受到千年敦煌的不朽魅力。
触,蓝白相间的布上之花
学员们不仅学习了蓝印花布的历史起源、染缬工艺的发展演变,还在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体验刮浆、印花、染制、晾晒等多道工序,创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蓝印花布作品,感悟传统蓝印花布的美学价值和深远意义。
唱,陕北民歌的秦风雅韵
走进“榆林·陕北民歌”展厅中,学员们观赏了热情洋溢的民歌表演,学习了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等传统陕北民歌,并在老师的带领下齐唱《东方红》《南泥湾》等著名歌曲,在嘹亮的歌声中感受浓郁的陕北文化。
· 讲解技能提升课 ·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系统化的学习了气息、发声、体态、礼仪等。不少学员从刚开始的紧张、胆怯、不自信,到逐渐学会运用清晰的吐字、抑扬顿挫的语调和端庄大方的肢体语言,生动地向观众讲述展品及背后的故事,在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不断进步。
·馆内丰富多彩的生活·
清晨的早读时间,教室里回荡着清脆的郎朗读书声,学员们大声朗读讲解词,回顾昨天学习到的讲解技巧。午休时刻,大家品尝着馆内精心准备的午餐,在辅导员老师的帮助下查漏补缺,复习学员手册中所涉及到的知识难点。
· 刻苦的晚上 ·
老师们在线指导并及时解答学员们讲解过程中的问题,给予专业分析,助力快速成长。
· 展厅汇报讲解 ·
经过几天的培训,终于到了一展身手的时候啦!学员们自信满满、逻辑清晰、语言流畅,将所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与展厅展品相结合,完成了一场场精彩的讲解,赢得了现场老师、家长、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 学员家长感言 ·
看到小学员们的飞速进步与成长,家长们纷纷留言,感谢所有老师对孩子们的辅导和关心,更感谢馆方为孩子们提供了学习传统文化、提高艺术素养、提升表达能力的宝贵机会。这不仅是一段充实的寒假经历,也将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美好的回忆与精神财富。
· 结营 圆满 ·
结营仪式上,通过考核的“小小讲解员”们获得了馆方颁发的荣誉证书。这是一个难忘的寒假,还记得,有的学员年龄较小,初到时十分害羞,不敢大声说话,最终在大家的鼓励下勇敢突破自我,呈现出了精彩的展讲状态;有的学员已是再次报名,在温故知新中获得更大的成长;甚至还有学员专程从安徽、武汉、江西等地赶来参加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表示,希望还能再次参与到“小小讲解员”培训课程中来。学员们从青涩陌生到渐入佳境,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快乐、友情和成长!
3年来,我馆“小小讲解员”培训课程共开展15期,累计培训学员400名,累计培训时长11200小时,通过层层选拔,目前已有近60位优秀培训学员成为了我馆小志愿者。今年,通过考核的“小小讲解员”们也同样有机会成为我馆小志愿者,参与我馆活动,在重要活动中进行讲解展示。
我馆始终重视对青少年群体的培养,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品牌社教活动。未来,我馆将继续致力于为青少年搭建学习平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期待与你们再次相遇!
编辑:李博宇
一审:徐博
二审:李崟
终审:王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