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令 | “非遗传承小使者”持续招募中!
2024-04-30“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
想近距离了解非遗的魅力吗?
想在快乐中体验非遗,
感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吗?
想通过在博物馆中的沉浸式学习,
传承和发扬非遗吗?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非遗传承小使者”(“24节气”研学系列)
持续招募中!
立 夏 篇
立夏是“24节气 ”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有建立、开始的意思,夏,在古语里是大的意思,万物至此皆长大,立夏因此而得名。
2024年5月5日,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启“应时循节学非遗:‘24节气’研学” 第五课—— 立夏篇,通过习立夏民俗、寻立夏展品、做立夏手作、品立夏美食四个环节,带领青少年跟随先人智慧的脚步,了解立夏的自然规律,品味立夏的文化内涵。
一、习立夏民俗
立夏有三候,
“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立夏有尝樱桃、剥蚕豆、
摘枇杷、吃立夏饭等习俗。
在本环节中,同学们将走近立夏,
了解立夏时节的气候特征、天文知识、历史民俗。
二、寻立夏展品
“南疆日长北国春,
蝼蛄聒噪王瓜茵。
新尝九荤十三素,
谁家村西不称人。”
在本环节中,
同学们将走进“文脉华滋”展厅,
寻找关于立夏的展品,
听老师讲解关于立夏节气的文化。
三、做立夏手作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古人常以莲花借指君子,是纯洁、清高的象征。
在本环节中,
北京泥人张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姚晓静老师
将现场讲解泥塑的发展历史与工艺特点,
同学们将在老师的带领下,
制作属于自己的泥塑荷花。
(手作材料包以现场实际发放为准)
四、品立夏美食
“品三鲜”是立夏的一种习俗,
即立夏之日品尝时鲜。
所谓时鲜,各地所指不完全相同,
一般分为“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
在本环节中,
同学们不仅可以跟着老师品读《红楼梦》中的美食文化,
还将动手制作地三鲜馅的豆腐皮包子,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活动时间·
5月5日 9:30-16:00
·集合地点·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
五层东侧青少年活动中心
·活动对象·
7-14岁青少年
·活动费用·
499元/人/单飞
(包含:教师费、保险费、材料费、设计费等。
费用不含:往返交通费、午餐及其他个人消费。)
·活动人数·
30人成团
(以当天实际安排为准)
温馨提示:请备好午餐和水壶
·主讲老师·
姚晓静
北京泥人张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贾晓华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硕士
孙 超
中式烹调高级技师
鸭王烤鸭连锁品牌首席厨师长
2024年,我馆将组织14期“应时循节学非遗:‘24节气’研学”课程,学员累计参加7次及以上,将获得由我馆颁发的“非遗传承小使者”证书。
(证书内容及样式以最终发放为准)
(具体课程以实际安排为准)
·报名方式·
如参加本次活动,请扫描上方左侧二维码,填写个人信息。填写成功后,请添加右侧客服人员微信二维码,支付相关活动费用。
如有疑问,可联系小元老师:13521985617
图片提供|中视科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活动须知·
1.活动中所拍摄的照片或视频后期可能将用于活动宣传使用,若您报名参与课程,我们将视您已同意使用,如有异议请提前告知。
2.为保证教学质量,授课期间均由青少年独立参与,家长不陪同。
3.凡成功报名的学员,组织方将统一给学员购买保险。出现意外事故时,除法律明确规定由组织方承担的责任,相关损失将由保险公司及活动参与者承担。
4.具体流程及授课老师以活动当天实际安排为准。
5.如因不可抗力或特殊情况,活动安排临时取消或调整,组织方将会与报名学员联系办理退费。
6.报名视为您已同意上述活动须知。
编辑:数字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