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 | “遇见非遗(第27期):婺风遗韵·金华美”社教活动

2024-05-18“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

null

金华,古称“婺州”,素有“历史文化之邦、名人荟萃之地、文风鼎盛之城、山清水秀之乡”的盛誉。勤劳智慧的古婺先民孕育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包括婺州举岩、赶茶场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册)项目。金华还拥有婺剧、东阳木雕、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36个。

null

《仙人举岩》演出资料图

null

《龙腾盛世》演出资料图

“遇见非遗:婺风遗韵·金华美”社教活动由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共同主办,浙江省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承办,浙江省金华市非遗保护和信息中心、浙江省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执行承办。活动将于5月19日上下午、5月21日上午在我馆举行。届时,婺剧、浦江板凳龙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永康铜艺、乌龟端茶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将依次展示,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古婺文化,感受淳朴浓厚的古婺风情,共享大美非遗。

null

《天女散花》演出资料图

null

《阵前邂逅》演出资料图

金华非遗展演集锦

本次活动将通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活态技艺展示以及舞台化项目展演的方式,演绎《洞天福地 仙人举岩》《金华是个好地方》《婺风遗韵 龙腾盛世》《一起来金华》相关内容,动静结合,多元化、艺术化呈现“婺风遗韵·金华美”的主题,让观众在此度过一段美好时光。

活动时间

5月19日(周日)

上午场:10:30-11:30

下午场:14:30-15:30


5月21日(周二)

上午场:10:30-11:30

(具体入场时间请听从工作人员引导)


活动地点

馆一层多功能厅


展示项目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


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龙舞(浦江板凳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十八蝴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婺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金华道情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锡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红糖制作技艺(义乌红糖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永康铜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乌龟端茶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跳魁星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婺剧戏服制作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面向人群
传统戏剧、曲艺、传统音乐、传统技艺、传统舞蹈类非遗爱好者、高校师生群体和相关领域学者等


活动报名

null

活动报名请扫描二维码

成人及6岁(含)以上儿童均需购票,60元/人

(6岁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兑票时段>

上午场:09:30-09:40

下午场:13:30-14:40

地点:中央大厅北侧服务台

(进馆入口右侧)


<检票时段>

5月19日(周日)

上午场:10:15-10:30

下午场:14:15-14:30


5月21日(周二)

上午场:10:30-10:40

(具体检票时间请听从工作人员引导)

地点:一层多功能厅入口

*温馨提示:正值客流高峰,我馆周边通行压力较大,请做好出行规划,预留入馆时间。活动以现场实际为准。


传承人

null

应远志

锡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

null

胡云钱

金华道情浙江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乡村文化能人。

null

钱美红

浦江古琴浦江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国际古琴学会理事、浙江省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


团体介绍

null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

婺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被列入首批“浙江文化印记”名单。浙江婺剧团成立于1956年,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创作演出、自身运营等方面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形成了与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相符合的新型艺术表演团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如今,院团已七登央视春晚,演进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殿堂,被誉为“小剧种、唱大戏”。

null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该校系金华市教育局直属全日制公办学校,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校,也是浙江省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和浙江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23年成立了“婺州举岩茶宋代点茶技艺传承工作室”,将婺州举岩茶宋代点茶技艺引入旅游专业课程,创新文专融合模式,使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


配套活动

5月19日和5月21日,作为“婺风遗韵·金华美”系列社教活动的配套活动,馆一层多功能厅外环廊还将推出金华非遗一站式体验活动。

null非遗项目

一、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

null

婺州举岩茶的制作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因产地浙江省金华市在隋唐时期称为“婺州”而得名。婺州举岩制作技艺以焙为主,炒焙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工艺;茶叶细紧略扁,色泽银翠交辉,冲泡时叶底嫩绿匀整,历史上有“香浮碧乳”“婺州碧乳”之称,是中国贡茶历史上悠久的茶品之一。2008年,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为重要组成部分。

二、东阳木雕

null

东阳木雕源于唐代,因产地东阳而得名,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东阳木雕属于装饰性雕刻,以平面浮雕为主,兼有镂空雕、圆雕、透空双面雕等类型,使用木工工具和雕刻工具两大类,工艺流程主要有图稿设计、打胚、修光、油漆等。东阳木雕主要有建筑装饰木雕、日用家具木雕、工艺木雕等门类,至今已发展到七大门类,3600多个品种。东阳木雕历史悠久,品类丰富,题材广泛,技艺精湛,蜚声海内外,极具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被严济慈先生誉为“国之瑰宝”。2006年,东阳木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三、锡雕

null

锡雕俗称“打镴”,始于五代,发展于宋代,鼎盛于明清,是永康市传统手工技艺中的重要行业。锡雕工艺流程有熔锡、压片、裁剪、锻打、拼接、锉刮、雕花、刻字、抛光等10多道工序,尤其是造型与雕刻工艺,最为复杂也最能体现锡匠的技艺和功力。锡雕制品风格独特,做工精细,雕花篆刻细腻传神,经久耐用,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较高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2008年,锡雕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四、竹编(东阳竹编)

null

东阳竹编在唐代早期已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南宋时期,达到较高工艺水平并与民俗节日联系到一起;明清时期迅速发展,被选为贡品;清末民初进入全盛时期。东阳竹编以编织立体人物、动物等工艺品及传统竹器皿类为主,手工剖篾细如发线、柔如蚕丝,精编细作,逼真传神,因实用性与观赏性完美结合而独树一帜,体现了江南文化柔和精致的审美风尚,具有浓郁的民间美术特征,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工艺竹编流派之一。2008年,竹编(东阳竹编)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五、剪纸(浦江剪纸)

null

浦江剪纸始于唐代,鼎盛于明清时期,是浦江县传统美术之一。其早期作品多用于祭祀与婚庆,清代以来,受浦江乱弹和婺剧的影响,以戏曲人物为题材的窗花成为具有特色的品种。浦江剪纸制作时采用阴剪、阳镂、折叠、衬色等多种手法,形成了“清新秀丽,精巧柔美,内涵丰富,形象生动,构图别致”的艺术风格,作品清新秀丽,精巧柔美,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绘画感。浦江剪纸既有南方剪纸细密秀丽的特点,又有北方剪纸浑厚粗犷的风格,在中国剪纸中独树一帜。2008年,剪纸(浦江剪纸)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六、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

null

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源于东汉,成熟于六朝,鼎盛于唐宋,主要传承于浙江金华、衢州一带。烧制技艺包括原料配制、拉坯修坯、装饰刻画和施釉烧制等工艺,有原料配制、拉坯、修坯、装饰、施釉、装窑、烧成等工序。婺州窑是唐代六大青瓷之一,釉色青中偏黄,古朴典雅,造型敦厚。唐代茶圣陆羽《茶经》记载:“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植根于当地人民生活,在种类、造型和釉色上呈现浓郁民俗文化特征,是金华重要的文化标志。2014年,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七、金华酥饼传统制作技艺

null

金华酥饼传统制作技艺历史悠久,独特的制作技艺和酥松、香脆的口感特点,是名扬大江南北的休闲食品和送礼佳品。制作技艺精细繁复,由最初的髓脂、蜜和面、烘烤到现在的十几道工序,经历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的过程。2009年,金华酥饼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八、婺式传统糕点制作技艺

null

婺式传统糕点制作技艺以婺式传统糕点的制作以及古法技艺为核心内容,包括婺式糕点文化、婺式糕点工艺、糕点的包装储存等,并在传统糕点重糖重油的特征上进行改良,更符合当今健康的追求。2022年,婺式传统糕点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六批浙江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九、花灯制作技艺(东阳针刺无骨花灯)

null

相传,无骨花灯起源于唐朝,俗称“唐灯”,明清时技艺趋于成熟。无骨花灯系因灯面图案针刺成孔、灯身无骨而得名。东阳无骨花灯融绘画、刺绣、建筑艺术于一体,造型别致,空间感强,立面变化丰富,结构细腻生动,其制作工艺比较复杂,要经过绘图、粘贴、烫纸、剪样、装订、凿花、拷背、刺绣、竖灯、装饰等十道主要工序。具有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古朴典雅的特点。2008年,花灯制作技艺(东阳针刺无骨花灯)被列入金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十、婺州举岩茶宋代点茶技艺

null

婺州举岩茶宋代点茶技艺在宋代日渐兴盛,并成为主流饮茶方式,随之衍生出斗茶、茶百戏等饮茶技艺,被誉为宋时文人“四雅”之一。婺州举岩茶宋代点茶技艺包含灸茶、碾末、调膏、注汤击拂、汤戏、赏味等流程,将茶粉放入茶碗,注入少量沸水调成膏糊状,再一边注水一边用茶筅搅动,击拂茶汤,使汤花凝结厚重,形成细密洁白的粥面,再将绿茶粉调膏在白色粥面上点画图文皆可。2021年,婺州举岩茶宋代点茶技艺被列入金华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十一、浦江古琴

null

浦江古琴源远流长,第一代传承人蒋兴俦,传播书画篆刻艺术,复兴琴道,现存有闻名于世《东皋琴谱》,被日本尊称为“近代琴学书画之祖”。2019 年,浦江古琴被列入第六批浦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十二、婺绣

null

婺绣,泛指流传于婺州的一种手工刺绣技艺,其脱胎于婺剧戏服制作技艺,通过金华及附近区域劳动人民的心口相传,成为婺州女性的一大拿手绝活,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婺绣因婺剧而兴,多用于婺剧戏服的制作,“盘金绣”“盘银绣”是其核心技艺。2022年,婺绣被列入第九批金华市婺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承人

null

吴善增

剪纸(浦江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null

蒋宝良

东阳木雕浙江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null

应远志

锡雕浙江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null

潘金土

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金华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null

叶柏林

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金华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null

叶道荣

浦江竹编金华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null

郑蕾

婺州举岩茶宋代点茶技艺金华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null

许宾

花灯制作技艺(东阳针刺无骨花灯)东阳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null

楼洪亮

婺式传统糕点制作技艺金东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null

钱美红

浦江古琴浦江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null

吴方希蔓

婺绣婺城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null

黄泳赫

金华酥饼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


检票须知

1.我馆未授权任何个人代理票务业务,为确保您顺利入馆参观,避免损失,请务必通过馆方公众号等正规渠道报名。

2.成功完成“活动报名”,将同时生成门票二维码和活动二维码;入馆经东门安检后,打开门票二维码或持本人身份证原件通过闸机入馆。

3.观众凭活动二维码(如下图)或持本人身份证原件,于兑票时段在我馆兑票地点(大厅北侧服务台)兑换纸质票,凭纸质票在多功能厅入口处依次检票入场。

null

4.本场活动一人一票。成人及6岁(含)以上儿童均需购票(6岁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5.关于退票:活动票一经检票,不予退票。如无法按时参与,可于活动开始前通过我馆公众号平台操作退票,逾期不予退票。

活动须知

参与本次活动,即代表同意以下活动须知。如有违反,经劝导无效后,我馆工作人员将请其离场:

1.本次活动采取实名制。所有参与本次活动的观众,均需通过“活动报名”界面报名,由坡道上行,经东门安检入馆,参加活动。

2. 参与活动请文明着装;衣冠不整者,请勿入场。

3. 请勿在馆内进食。

4. 活动全程,请:

(1)保持会场安静,请勿交谈、勿接打手机并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

(2)保持会场干净,请勿乱扔、丢杂物。

5. 本次活动无需提前选座,按检票顺序入座,请按时入场参加。

6. 进入多功能厅后请勿随意移动座椅。

7. 活动中所拍摄的照片或视频,后期可能用于活动宣传使用。若您报名参与活动,我们将视您已同意使用;如有异议,请提前告知。

本文部分图片和视频素材来自金华市非遗保护和信息中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遗由各民族世代相传,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们走过悠久的历史,并在今天与现代生活连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倾情打造“遇见非遗”展示体验活动,将围绕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等,通过情景式、体验式等方式,定期邀请相关领域非遗传承人或群体进行活态展示,展示非遗传承至今的经久魅力,揭示其所蕴含的中华文明基因,让人民群众近距离走进非遗、感受非遗、体验非遗、爱上非遗,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编辑:数字信息部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