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 | 应时循节学非遗:“24节气”研学(大暑篇)招募中!
2024-07-10“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
“应时循节学非遗:‘24节气’系列研学”为我馆品牌研学活动,2023年全年共举办10期,受到学员及家长的一致好评。该项目于今年5月在首届文化遗产研学十佳案例和十佳线路遴选推介活动终评中,被评为“文化遗产研学优秀案例”。在去年基础上,我馆对今年课程又进行了细化升级,期待更多学员报名参与呦~
大暑篇
大暑是“24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7月22日—24日交节,今年为7月22日。民间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的说法,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高温酷热、雨水丰沛、多雷暴、多台风是大暑时节显著的气候特征。
2024年7月21日,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启“应时循节学非遗:‘24节气’研学” (大暑篇),通过习大暑民俗、做大暑手作、寻大暑展品、品大暑美食四个环节,带领青少年跟随先人智慧的脚步,了解大暑时节的自然规律,品味大暑的文化内涵。
一、习大暑民俗
大暑有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有晒伏姜、饮伏茶、
喝暑羊、吃仙草等习俗。
在本环节中,同学们将走近大暑,
了解大暑时节的气候特征、天文知识、历史民俗。
二、做大暑手作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大暑时节,烈日炎炎,酷暑难耐,
此时荷花绽放,香飘四溢,为炎夏带来宁静清凉。
因此人们会在大暑时赏荷、画荷、写荷诗,
以表达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在本环节中,
授课老师将现场讲解
中国玉雕技艺的发展历史与工艺特点,
同学们将在老师的带领下,体验雕刻、琢磨的过程,
感悟“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
并亲自制作一块荷花玉佩。
(手作材料包以现场实际发放为准)
三、寻大暑展品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在本环节中,
同学们将走进“文脉华滋”及“气象万千”展厅,
寻找关于大暑的展品,
听老师讲解大暑节气的文化。
四、品大暑美食
荷花作为中药材,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美容养颜等功用。
《本草纲目》中记载荷花能“镇心益色,驻颜轻身”。
在本环节中,
同学们不仅可以跟着老师品读《红楼梦》中的美食文化,
还将动手制作荷花酥,并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活动时间·
7月21日 9:10--15:40
·集合地点·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
五层东侧青少年活动中心
·活动对象·
7-14岁青少年
·活动费用·
499元/人/单飞
(包含:教师费、保险费、材料费、设计费等。
费用不含:往返交通费、午餐及其他个人消费。)
·活动人数·
30人成团
(以当天实际安排为准)
温馨提示:请备好午餐和水壶
·指导老师·
勾超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
资深文史编辑
沙饧
祥禾饽饽传统糕点资深研发师
(授课老师以现场实际为准)
2024年,我馆将组织14期“应时循节学非遗:‘24节气’研学”课程,学员累计参加7次及以上,将获得由我馆颁发的“非遗传承小使者”证书。
(证书内容及样式以最终发放为准)
(具体课程以实际安排为准)
·报名方式·
如参加本次活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在线报名并支付相关费用。工作人员将在活动开始前一日与您取得联系,告知您活动详细信息。
如有疑问,可联系非遗馆研学客服,手机号同微信号:13263261446
图片提供|北京红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活动须知·
1.活动中所拍摄的照片或视频后期可能将用于活动宣传使用,若您报名参与课程,我们将视您已同意使用,如有异议请提前告知。
2.为保证教学质量,授课期间均由青少年独立参与,家长不陪同。
3.凡成功报名的学员,组织方将统一给学员购买保险。出现意外事故时,除法律明确规定由组织方承担的责任,相关损失将由保险公司及活动参与者承担。
4.具体流程及授课老师以活动当天实际安排为准。
5.如因不可抗力或特殊情况,活动安排临时取消或调整,组织方将会与报名学员联系办理退费。
6.报名视为您已同意上述活动须知。
想深入学习节气的习俗吗?
想在快乐中体验非遗手工艺,
感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吗?
想通过在博物馆中的沉浸式学习,
传承和发扬非遗吗?
快来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参加“应时循节学非遗:‘24节气’研学”吧!
编辑:数字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