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 | “应时循节学非遗:‘二十四节气’研学”(立夏篇)招募中!
2025-04-27“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
“应时循节学非遗:‘二十四节气’系列研学”为我馆品牌研学活动,受到学员及家长的一致好评。该项目于2024年5月在首届文化遗产研学十佳案例和十佳线路遴选推介活动终评中,被评为“文化遗产研学优秀案例”;于2024年11月在2024年度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征集和评选工作中,入选“2024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
立夏篇
立夏与立春、立秋、立冬并称“四立”,是夏季的起始,在每年阳历5月6日前后,今年为5月5日。《遵生八笺》载: “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立夏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重要节气,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于农耕而言,立夏是“田家无闲人”的忙碌序章,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人们会在此时举行“尝新”等仪式,祈求夏粮丰收、生活顺遂。
2025年5月4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启“应时循节学非遗:‘二十四节气’研学”(立夏篇),通过习立夏民俗、做立夏手作、寻立夏展品、品立夏美食四个环节,带领青少年跟随先人智慧的脚步,了解立夏时节的自然规律,品味立夏的文化内涵。
一、习立夏民俗
立夏有三候:
“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立夏有尝三鲜、斗蛋、秤人、
吃乌米饭等习俗。
在本环节中,同学们将走近立夏,
了解立夏时节的气候特征、天文知识、历史民俗。
二、做立夏手作
立夏时节,
蜻蜓因气温升高而活跃于田间,
蜻蜓对农作物来说是益虫,
可守护农作物的茁壮成长。
在本环节中,
老师将现场讲解
宣化柳沟草编技艺的发展历史与工艺特点,
同学们将在老师的带领下,
亲手制作草编蜻蜓冰箱贴。
(手作材料包以现场实际发放为准)
三、寻立夏展品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在本环节中,
同学们将走进“文脉华滋”及“气象万千”等展厅,
寻找关于立夏的展品,
听老师讲解立夏节气的文化。
四、品立夏美食
立夏有吃乌米饭的习俗,
乌米饭是用乌饭树的叶子捣出的汁水浸泡糯米后制成的,
乌饭树叶富含多酚、花青素等成分,
有清热解毒、健脾祛湿、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在本环节中,
同学们不仅可以跟着老师学习立夏时节的饮食文化,
还将动手制作美食——乌米芋泥饭,
并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活动时间·
5月4日 9:10--15:40
·集合地点·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五层西侧青少年活动中心
·活动对象·
7-14岁青少年
·活动费用·
499元/人/单飞
(包含:教师费、保险费、材料费、设计费等。
费用不含:往返交通费、午餐及其他个人消费。)
·活动人数·
30人成团
(以当天实际安排为准)
温馨提示:请家长为学员备好午餐和水壶
·指导老师·
韩建国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宣化柳沟草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郭晓赓
北京联合大学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副教授
(授课老师以现场实际为准)
2025年,我馆将组织8期“应时循节学非遗:‘二十四节气’研学”活动,学员累计参加6次及以上,将获得由我馆颁发的“非遗传承小使者”证书。
(证书内容及样式以最终发放为准)
(具体课程以实际安排为准)
·报名方式·
如参加本次活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在线报名并支付相关费用。工作人员将在活动开始前一日与您取得联系,告知您活动详细信息。
如有疑问,可联系非遗馆研学客服,手机号同微信号:13263261446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活动须知·
1.活动中所拍摄的照片或视频后期可能用于活动宣传使用,若您报名参与活动,我们将视您已同意使用,如有异议请提前告知。
2.为保证教学质量,授课期间均由青少年独立参与,家长不陪同。
3.凡成功报名的学员,组织方将统一给学员购买保险。出现意外事故时,除法律明确规定由组织方承担的责任,相关损失将由保险公司及活动参与者承担。
4.具体流程及授课老师以活动当天实际安排为准。
5.如因不可抗力或特殊情况,活动安排临时取消或调整,组织方将会与报名学员联系办理退费。
6.报名视为您已同意上述活动须知。
想深入学习节气的习俗吗?
想在快乐中体验非遗手工艺,
感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吗?
想通过在博物馆中的沉浸式学习,
传承和发扬非遗吗?
快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参加“应时循节学非遗:‘二十四节气’活动”吧!
编辑:数字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