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 | “岭南中医药非遗传承周”系列活动开始啦!

2025-07-16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

为展现中医药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新光彩,凸显其传承活力和区域特色,弘扬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7月15日—20日,我馆以“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为平台,推出“岭南中医药非遗文化传承周”系列活动。活动通过多项具有岭南特色的中医药非遗展示、展演和体验,让观众真切直观地感受中医药的文化底蕴和生命智慧。

- 活动地点-

我馆一层“生生之道 —— 中医药非遗主题展”展厅


- 活动内容 -

7月15日:启幕当日,亮点云集


1.非遗技艺展示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演多项岭南特色中药炮制和制剂技艺:百年传承的小柴胡传统制作技艺的百年传承、精益求精的保滋堂保婴丹制作技艺的精益求精,还有精妙配制的万花油的精妙配制、富有雅致韵味的陈皮养生茶道的雅致韵味。


2. 健康咨询

中医药非遗传承人现场为公众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 活动时间 -

7月15日

14:00-17:00


- 接待观众人数 -

50人

(现场请听从现场工作人员安排)

7月15日—20日:连续6天,精彩不停

经典名方代表产品展示及体验:陈李济、中一、敬修堂、采芝林、王老吉、星群、奇星、潘高寿、明兴、光华、何济公、健民药业、采善堂等共13家中华老字号设置主题展位,带来多种岭南中医药技艺展示。观众可品尝到陈李济陈皮茶、潘高寿龟苓膏、以及王老吉、荔小吉等老字号的广药白云山特色产品,感受岭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当天活动以现场实际为准)

- 部分非遗项目介绍 -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全球首家以中医药为主业的世界500强企业,旗下共有成员企业30多家,包括王老吉、陈李济、敬修堂、潘高寿、采芝林、采善堂等13家中华老字号,其中11家已经逾百年历史,历史最长的陈李济始建于1600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1.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

陈李济始创于公元1600年,创始人为广东南海人陈体全和李昇佐,店名“陈李济”取自二人姓氏,以示“陈李同心,合衷济世”之意,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2008年,“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陈李济致力于搜集民间古方验方,经独特炮制推出各种良药,并首创蜡壳药丸制作工艺,还创制了对祛风化痰有绝佳效果的百年窖藏陈皮。


2.小柴胡制剂方法

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始创于1912年的唐拾义药厂,后秉承孙中山先生“光大中华”遗愿命名为“光华”,至今已有113年历史,是中华老字号企业。白云山光华制药传承的“小柴胡制剂方法”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该技艺源自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小柴胡汤方”及“去滓再煎法”。20世纪90年代,在先师经方基础上,研制成药性更平和、更方便服用的小柴胡颗粒,历经精选药材、古法炮制、配方浸泡、文武火煮、秘法去滓、武火再煎等六道工艺,有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的功效。


3.敬修堂传统中药文化

敬修堂传统中药文化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敬修堂创始人钱澍田恪守“敬业修明、广施妙药、普济众生”的经营宗旨,其制作的妇科白凤丸于嘉庆年间成为宫廷御药。现故宫博物院藏有敬修堂妇科白凤丸及其仿单、《敬修堂十种药说》和嵌螺钿紫金锭佩四件文物。敬修堂目前主要经营园田牌中药药品,有天黄猴枣散、康寿丸、麝香跌打风湿膏、跌打万花油等近百个知名药品品种。


- 主办单位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国家中医药博物馆

岭南中医药博物馆


- 承办单位 -

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编辑:数字信息部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