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 | “应时循节学非遗:‘二十四节气’研学”(立秋篇)招募中!

2025-07-30“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

“应时循节学非遗:‘二十四节气’系列研学”为我馆品牌研学活动,受到学员及家长的一致好评。该项目于2024年5月在首届文化遗产研学十佳案例和十佳线路遴选推介活动终评中,被评为“文化遗产研学优秀案例”;于2024年11月在2024年度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征集和评选工作中,入选“2024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


立秋篇

立秋,夏秋之交,作为标志万物从盛极转向收敛的节气,此时暑热未消而凉意暗生。夏秋更迭之际,亦是万物酝酿成熟的序章,农事上,立秋开启“秋忙”序幕。人们抢抓晴日、防伏旱、排秋涝、勤耘田,静待大地献上金秋之礼。

2025年8月7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启“应时循节学非遗:‘二十四节气’研学”(立秋篇),通过习立秋民俗、做立秋手作、寻立秋展品、品立秋美食四个环节,带领青少年跟随先人智慧的脚步,了解立秋时节的自然规律,品味立秋的文化内涵。


一、习立秋民俗


立秋有三候: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立秋有吃秋桃、啃秋瓜、晒秋、

贴秋膘等习俗。


在本环节中,同学们将走近立秋,

了解立秋时节的气候特征、天文知识、历史民俗。


二、做立秋手作


立秋时节,凉风初至,暑热渐收,

寒蝉声幽,枝桠间缀满自然的馈赠——金蝉蜕。

此时蝉蜕壳质轻脆,形态饱满,

正是采集良材,巧制毛猴的黄金之机。


在本环节中,

老师将现场讲解

京西毛猴制作技艺的发展历史与工艺特点,

同学们将在老师的带领下,

亲手制作京西毛猴。

(手作材料包以现场实际发放为准)


三、寻立秋展品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在本环节中,

同学们将走进“文脉华滋”及“气象万千”等展厅,

寻找关于立秋的展品,

听老师讲解立秋节气的文化。


四、品立秋美食


立秋时节正值桃子成熟旺季,

此时的桃子饱满多汁、营养丰富。

人们通过品尝应季桃子,祈求在即将到来的秋季身体健康、平安顺遂。


在本环节中,

同学们不仅可以跟着老师学习立秋时节的饮食文化,

还将动手制作美食——蜜桃糯米糍,

并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活动时间·

8月7日 9:10--15:40


·集合地点·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五层西侧青少年活动中心


·活动对象·

7-14岁青少年


·活动费用·

499元/人/单飞

(包含:教师费、保险费、材料费、设计费等。

费用不含:往返交通费、午餐及其他个人消费。)

·活动人数·

30人成团

(以当天实际安排为准)

温馨提示:请家长为学员备好午餐和水壶

·指导老师·

韩建国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京西毛猴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郭晓赓

北京联合大学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副教授

(授课老师以现场实际为准)


2025年,我馆将组织8期“应时循节学非遗:‘二十四节气’研学”活动,学员累计参加6次及以上,将获得由我馆颁发的“非遗传承小使者”证书。

(证书内容及样式以最终发放为准)

(具体课程以实际安排为准)


·报名方式·

     如参加本次活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在线报名并支付相关费用。工作人员将在活动开始前一日与您取得联系,告知您活动详细信息。

如有疑问,可联系非遗馆研学客服,手机号同微信号:13263261446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活动须知·

1.活动中所拍摄的照片或视频后期可能用于活动宣传使用,若您报名参与活动,我们将视您已同意使用,如有异议请提前告知。

2.为保证教学质量,授课期间均由青少年独立参与,家长不陪同。

3.凡成功报名的学员,组织方将统一给学员购买保险。出现意外事故时,除法律明确规定由组织方承担的责任,相关损失将由保险公司及活动参与者承担。

4.具体流程及授课老师以活动当天实际安排为准。

5.如因不可抗力或特殊情况,活动安排临时取消或调整,组织方将会与报名学员联系办理退费。

6.报名视为您已同意上述活动须知。


想深入学习节气的习俗吗?

想在快乐中体验非遗手工艺,

感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吗?

想通过在博物馆中的沉浸式学习,

传承和发扬非遗吗?


快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参加“应时循节学非遗:‘二十四节气’活动”吧!

编辑:数字信息部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