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万象更新。1月29日,农历乙巳蛇年正月初一,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副馆长魏大威、杨斌等向来馆参观的观众、在展厅里展示的传承人们以及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拜年,并送上新春的祝福。
2025-02-0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快来中国非遗馆开启一段特别的寻“味”之旅吧!听锣鼓喧天,看皮影花棍,品非遗美食,全方位感受乙巳蛇年的别样年味。
2025-02-05除夕,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我们习惯把这一天叫做“大年三十”。但即将到来的甲辰龙年除夕,是农历腊月二十九,并不是农历腊月三十,这是什么原因呢,接下来,我们要说一说腊月及其天数的问题。
2025-02-05为欢度新春佳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共同举办的“民俗展演闹红火 博物馆里过大年”主题系列活动在2月2日(农历正月初五)拉开帷幕。
2025-02-05各位观众:2025年“春节”假期将至,为满足广大观众的假期文化需求,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2025年“春节”假期开放时间安排如下:
2025-01-25《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明确,历法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历法属阴阳合历,历史上长期称为夏历,1968年改称农历。
2025-01-22灵蛇献瑞新年到,祥气盈堂福泽高。
2025-01-22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
2024-12-31为满足广大观众的参观需求,自2025年1月1日起,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实现互通参观,即预约一馆,可参观两馆。
2024-12-31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在新年开篇之际,以浓墨重彩之笔,描绘出生机勃发、万象更新的生活图景,展现中华文明的蓬勃精神与美好愿景。
2024-12-19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山东手造”助力乡村振兴精品展》,于2023年立项,学校相关专业的骨干教师组成创作团队,目标是通过传统手工艺的创新设计,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4-12-19天工苏郡,长物清华。宋元以来,苏州物阜民安、文化繁荣,凡金银琉璃绮彩锦绣之属,无不极其精巧,谓之为“苏作”。苏作工艺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14年,苏州成为“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
2024-12-18您好!为了解您对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参观体验的意见和建议,我们正在进行观众满意度调查。这份问卷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您的需求和期望,便于日后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们承诺您所提供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您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今后工作的改进与提升非常重要,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填写这份问卷,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2024-12-18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海南黎族妇女利用棉、麻等天然纤维制作衣物和其他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传统手工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代表性产品称为“黎锦”。黎族没有文字,黎锦承载着海南黎族人民的历史和文化,凝结和传递着民族的智慧、记忆和情感。2006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该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4-12-09北京时间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审议我国3个项目的转名录申请。
2024-12-09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4-12-09北京时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2024-12-05王晨阳,历任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办公室主任、文化中心处处长、副巡视员,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挂职),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司长等职。现任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
2024-11-21“墨鉴文心——第五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即将开展
2024-11-11“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两千三百年前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认为尧舜正因遵循了大道才找到了治国的康庄大路。“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引述此联,肯定了中华民族75年来的艰苦奋斗历程,我们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继续遵道前行,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2024-11-11